警惕“校园贷”诈骗新套路
发布时间:2020-11-09 点击量:1943

1605157429113500.png1605157429107422.png1605157430537571.png1605157429208457.png

近年来,互联网借贷平台瞄准了大学生群体,以贷款平台、校园分期购物平台和电商平台的分期付款等形式慢慢渗入校园,宁静的象牙塔成为网络借贷平台争夺的地盘。大学生社会阅历较少,遇到可能的借贷陷阱,一定要提高警惕。

案例一

“注销校园贷”是场骗局

借注销之名向大学生行骗

2020年10月8日,江苏扬州的小陈突然接到一个自称是某贷款公司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小陈在大学期间借的一笔9000元“校园贷”未还,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整治校园贷款,如果小陈再不还,将影响到个人诚信。

在对方的指导下,小陈向多个APP申请了贷款,并将贷款分别转到三个陌生的个人账户里。小陈按要求操作后,对方又要他把下载的APP都删除。此时,小陈才发觉事情不对劲,赶紧把之前贷款的APP一一打开核对,结果发现一个下午就损失了6万多元。 

温馨提示

近期,全国多个地方出现了“注销校园贷”新骗局,不少在校以及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纷纷“中招”。据了解,“注销校园贷”诈骗手法主要分为两类,一是针对有注册网贷平台账号或有贷款记录的,骗子会声称“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需要配合注销账号,否则会影响个人诚信”;二是针对无注册网贷平台账号或无贷款记录的,骗子则称“你的身份信息被盗用注册了网贷账号,需要配合注销,否则会影响个人诚信”。

案例二

“套路贷”潜入校园

学生贷款容易,还贷之路艰难

大学生小李想买一部最新款的手机,于是找到了某公司的线上贷款平台。在提供了相关资料后,办理了一笔5000元的贷款。因小李无法按期归还贷款,导致利息越来越高,直到恐吓短信接连出现在家人、朋友的手机上,家门口也被泼上油漆。无奈,小李在父母的帮助下选择报案。

经公安机关调查发现,该公司在一年内,“套路”了700多名在校大学生。最终,法院以诈骗罪、敲诈勒索罪对该公司人员高某等十一名被告人判处一年至八年不等有期徒刑。

温馨提示

“套路贷”一般会通过微信、QQ、微博等学生经常使用的社交媒体或是在校园学生集中区域发布小广告,并宣称“无门槛、零利息、免担保”,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套路贷”严重威胁大学生及其家人的人身财产安全,甚至会导致大学生被迫离家出走、自杀等悲剧发生。

案例三

巧立名目逃避监管

“培训贷”“创业贷”等马甲层出不穷

一些不法培训机构多以就业讲座、代理招聘等名义进驻校园开展宣传活动,在面试或职业测评中以“工作能力不足”为由,要求应聘学生先“贷款培训”,并以“培训完后可以在公司或者分公司甚至合作单位工作”“100%安排就业”“贷款免手续费、免利息、0首付”等说辞诱骗学生与其指定的第三方借贷平台签订“培训贷款”合同。

其间,这些不法机构故意模糊本身经营范围,进行夸大、虚假宣传,隐瞒贷款风险,甚至与第三方借贷平台合作,违规向没有偿还能力的学生放款,造成学生不仅工作没有着落,还背负上了高额的债务。

温馨提示

由于国家加大了对不良“校园贷”的整治力度,一些不法机构为了逃避监管部门的查处,进行改头换面,有的打着“培训贷”“创业贷”“求职贷”“毕业贷”等旗号,采取更为隐蔽的营销手段,继续向在校大学生违规放贷;有的则披上了分期购物商城或者贷款超市等“马甲”来打掩护,但本质仍是不良“校园贷”陷阱。

案例四

“模特兼职”实为借贷机构

一个大二女生小丽在今年10月3日被该公司诱导与其签约,并贷款支付服务费导致无力偿还,在小丽与家属去公司询问时双方发生口角,2名家属遭群殴被打成脑震荡。

根据小丽的描述,自己是在微博上收到私信说该模特公司正在招聘兼职模特。对方承诺前期不收取任何费用,结果小丽第二次去这家公司的时候,就被要求带上银行卡和身份证。然后就是被洗脑,进而抢走小丽手机办理贷款选择分期。

温馨提示

要树立正确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是避免深陷“校园贷”陷阱的基本前提,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理性认识自己的消费能力,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制定消费计划,合理安排生活支出,避免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不盲目消费,不跟风攀比,要培养理性消费意识和良好消费习惯,学会对金钱的合理分配和使用,做到量入为出。

为更好保护广大学生的财产安全,避免陷入各类“校园贷”陷阱,特向广大青年学生发出如下消费提示——

提高防范意识,保管好个人信息!

大学生要提高对各种形式“校园贷”陷阱的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对借贷机构广告宣传中的“免费”“优惠”“打折”等内容要多留个心眼,增强防范意识。

目前窃取个人信息的方式花样繁多,比较典型的方式有:一些APP与商家合作,利用优惠活动吸引客户,开通时却要打开多项权限;在下载或使用APP时需要同意或者默认勾选涉及个人信息的条款;促销、领取礼品活动中要求填写个人信,或要求提供带有个人信息的证件,例如身份证、护照、驾照等等。在此提醒广大学生,警惕个人信息泄露,保护好个人信息。

要警惕“注销校园贷”,不向陌生人转账!

实际上,相关部门、业内并没有推出所谓的“注销校园贷”操作,如果对个人征信存在疑问的,可通过当地人民银行征信部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信息服务平台或是拨打征信中心客服电话等官方渠道进行咨询。在接到自称贷款平台工作人员要求“注销校园贷”或类似的电话时,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保护好自身财产安全,不轻易向陌生账户转账。

要存留有关凭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不良“校园贷”的整治工作,并由教育部、公安部作为牵头部门,持续对不良“校园贷”机构进行严厉打击,以保障广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学生们如不慎踏入不良“校园贷”陷阱或者遇到疑似不良“校园贷”诈骗的情形,应当积极收集并留存有关证据,可通过中国学生资助微信公众号里面的“举报通道”栏目如实进行登记举报、提供线索,或是直接拨打110报警求助。

请同学们吸取教训,远离校园贷!

鹿泉区公安局上庄派出所:0311-82226813

交通工程系办公室: 0311-83930071,1号楼316室